遴选文学佳作,推介文学精品
《北京文学》评出2017年
优秀作品
方方、尤凤伟、杨少衡、邵丽、范小青、梁晓声、冯骥才、王安忆、梁衡、王蒙、于坚、孙未、蒋韵、孙频、尹学芸等39位作家入选
5月29日,北京文学月刊社评选出2017年度优秀作品,包括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诗歌、新人新作、转载作品等7大门类的40部作品入选。
本届评选始于今年4月份。初选作品参考了作品发表之后的社会反响,如转载情况、读者反馈、文学界各方评价等,由《北京文学》编辑部集体讨论确定。终评委由全国数十位著名作家、评论家和编辑家组成,各门类评委提前一个月阅读先前确定的候选作品,对自己提名的每部作品写出评语,并投出自己的选票。最终由《北京文学》编辑部统计汇总,按照得票多寡评出各门类优秀作品。
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认为,70后作家孙未的小说《镜子》“有复杂的、富于想象力的虚构能力”“探索了中国故事新的可能性”。
本次所有上榜的优秀作品,是北京文学月刊社对所属《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17年度发表或转载作品的一次集中检阅。上榜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意蕴丰富,均堪称年度中国当代文学佳作。
《镜子》作者:孙未
责任编辑:王秀云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7年第5期
孙未,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英国霍松丹学者奖金获得者、丹麦黑尔国际写作计划成员、爱尔兰科克驻市作家、匈牙利佩奇驻市作家、瑞典波罗的海文学中心驻会作家、拉脱维亚文斯皮尔兹文学中心驻会作家、罗马尼亚多瑙河挈达特文化中心驻会作家、爱尔兰利默里克文化城市年访问作家、瑞士弗兰兹艾德玛雅学者奖金获得者、美国爱荷华大学交换项目访问作家。
推荐语
有复杂的、富于想象力的虚构能力。在此次这批小说中令人眼前一亮。国际化的背景、相互竞逐的故事中,“中国元素”的发酵、清晰,在“奇观”和“日常”之间,探索了中国故事新的可能性。
——李敬泽
一个国际写作营,三个不同国籍的作家,借由一面神秘的镜子,讲述了三个人生故事,每个故事都直抵人性最深沉、最隐秘的本真。高空平衡表演者对极致境界的追求,被领养的孩子体现出的基因对命运无形的强力掌控,习惯对真正完美生活的忽视、浪费和经由旅游者的突然觉察。作者巧妙地在每个故事中嵌入了两个互相照应的故事,更赋予生活、生命、生存,追求、血脉、爱情这些人生根本问题以巨大的震撼力量。
——牛玉秋
异国的景致和多样杂色的文化情境是小说漂浮的背景,文本叙事在镜像的多重折射中,讲述了同一个主题:人面对时间的时候,无论何种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将被证明是虚妄的,而唯有此刻的艺术、审美和精神上的享乐是永恒的。
——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