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未淡到高处无所求

时间: 2009-02-26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柳翔岷

  5岁开始在图书馆看原版世界名著,7岁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9岁进了作协出了3本书,大学时已经在报界兼职,毕业后在电视台待了6年,法制专题、深度财经,棘手节目她总能做出新鲜的专题,拿了很多全国性的大奖,然后念工商管理,变身总经理开始经营电视公司照样风生水起。在人生的各种可能中兜兜转转了一大圈,孙未还是回到了自己最爱的写作这条路上,她说,写作是一辈子的事,看不到尽头。

  文/柳翔岷 图/本刊资料

  小档案

  孙未:当代中产写作的著名代表人物,一位通才型的作家,心理学的隐士。已出版长篇小说《寻花》、《我爱德赛洛》,小说《富人秀》、《奢华秀》,随笔集《女性主义者的饭票》,心理学读本《我们这个时代的病》、《我们这个时代的爱》等十部书,在报刊上写专栏,探讨爱情、人性等问题。倾心心理学、哲学、宗教对人类世界的探索,并相信生活是不可解释的。

  一片白影从pacific coffee的玻璃门走进来,在上海一个阳光午后,白衣白裤和黑色稠密的长发比阳光更让人眩晕,待到走近,发现她比照片上的人高、瘦,且美。

  五官清奇,神情倔强,像美院小路上笔直走过的纤细油画班女生,孙未爽朗地笑,带点无赖的表情,像个孩子,饶是这样,这一身非常随便的装束在她身上却不显俗气,带着出尘的味道。她坐在我的对面,那么细气温柔,淡定无求。

  在文字中感受喜悦

  在旁人看来,孙未有一个顺畅得毫无瑕疵的人生——保送上复旦大学新闻系,在报社兼职做记者,毕业后抱着看世界的梦想进入电视台,尽管她知道那不会是她终其一生的职业,却也铆足了劲做得风生水起。这个双鱼座的女子,有着一张江南容颜,娇弱的身躯内潜藏着无数小宇宙,似乎随时都可以拿了行李直奔采访的第一现场。她在新书《我爱德赛洛》中写着,“在我的德赛洛,时间、生命与爱,循环往复,生生不惜,宛如一场舞步永恒的盛大庆典。”在电视台工作的6年中,拿奖无数的孙未何尝不是踏着华丽的舞步趟过这激情飞扬的青春庆典。

  可终究还是倦怠了,在2001年获得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几百万元的投资后,孙未从电视台辞职,成了一个民间电视制作公司的总经理。电视台的“小孙”变成“孙总”,剪了极短的头发的她那时更像个拼命三郎。直到在一次应酬的酒桌上,酒到杯干的孙未喝到胰脏破裂,差点送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对那份职业的倦怠和无意义感再次像巨大的网把她包裹,那年年底,“孙总”从总经理的位置上辞职。自小喜欢海明威的孙未从此实践对自己的诺言重新开始写作,梦想像他那样,在文字中成为一个英雄。

  而这一次,她竟不曾倦怠,她说只有写作能让她觉得自己活着,并且由衷地感到喜悦和满足。

  成就“中产写作”头衔

  这年头,做文学女青年几乎是女人最不理智的人生选择,你为文学拼得鸡毛鸭血,在旁人眼里却不过是一场笑话。孙未却在不可能中找到可能,成为每一个文学女青年的完美梦想样板,也成就她“中产写作”的头衔。

  在她笔下栩栩如生的中产阶层——演影视剧的小明星嘉宝、时尚杂志编辑泰莉、嫁入豪门的富家太太辛迪,她们在外滩三号吃晚餐、在海岛别墅开party、在慈善拍卖会上买下帝梵尼的项链,出入名车豪宅穿香奈儿,《奢华秀》就是这3个女人的舞台剧。而孙未自己,则化身为《富人秀》中的迈太,站在离中产最近的距离笑看风云。她当然是最合适的记录者,丈夫是律师行的律师,自己挣着虽然辛苦但不菲的稿酬,她本来就是这中产阶层的一员,将平时观察到的上流社会的生活点滴艺术化,融在一段段精彩的词句中,满足了平凡人窥视富人“纸醉金迷”生活的渴求。

  但迈太本人却不是以物质财富来划定贫富。孙未说:“其实人天生就分富裕和贫穷的。”所谓的“中产写作”是为了表达时代责任感与悲悯之心,她说“当有了或有过一定的经济地位之后,人才有足够的胸怀去思考。”而自己那些看似香艳无比的文字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新兴阶层寻求精神归属的向往与思考——一边寻求精神救赎,一边对传达善与爱抱着虔诚之心。

  向往云淡风轻

  从个人观感来说,孙未,是那种让女人喜欢也让男人喜欢的女人。她在女人面前不招摇,在男人面前不虚伪。

  和大多数女人不一样,她不爱拍照,不爱照镜子,不化妆,甚至不穿高跟鞋。不喜欢逛街购物,也不爱追看偶像剧。奢侈品对她来讲是种负担,朋友送给她的数万元包包和手表她从来不用,她指了指进门就被她扔在地上的包包,“奢侈品太难伺候,能像这样随手一扔吗?”说到底,她还是喜欢洒脱。很难想象,她是一个有点自闭的人:“我不喜欢见人,很少说话,甚至很少出门。”她向往能住在郊区,过那种推开窗户见山水的生活,可先生喜欢住在闹市区,她迁就他,除了清晨和深夜都不愿意出门。

  但孙未也绝对不是一个偏执古怪的宅女,她涉猎广泛,财经、情感、心理学、西方哲学、宗教、药理都有研究,大多数时候,她沉浸在阅读和击打键盘写作的快感中。她把自己的旅途见闻写成了《寻花》;她读完中、西心理学史,转身就写成了《女性主义者的饭票》一书。和她聊天,她永远在人的意料之外,一会儿是专业的婚恋专家,一会儿是永远在路上的驴行者,一会是研究心理与哲学的思考者,一会又是心藏天真的孩子。她,永远叫人吃不透。

  孙未语录:

  1 现在很多作家其实已经变成了艺人,娱乐圈除了歌星、影星,还有作家,而我和他们不是同行。

  2 我挺聪明的,好像生来就知道如何在职场博弈,知道怎样做生意,如何挣钱,和写作相比,这些事情都太简单不过了。

  3 爱情里是不应该有任何负面的、阴暗的、肮脏的东西在里面的,所有那些不好的都不是爱情。

  4 爱情这东西最好是不要用脑,要用心。

  5 人活着某些程度上来说就是一个安乐死的过程,干吗不自欺欺人活得痛快一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