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预告:

2009年第四期《北京不眠夜--夜闻书香》播出时间为3月27日晚23点——01:00,届时邀请当代中产写作著名代表人物孙未作客夜闻书香访谈。 

短信平台:06222001018                                  

五位听众将获得孙未新书《我爱德赛洛》

访谈:《我爱德赛洛》作者孙未做客北京不眠夜(1)-北发图书网

来源: 北发图书网 2009-3-24 15:49:25

  3月27日晚23:00——01:00,《我爱德赛洛》作者孙未做客《北京不眠夜--夜闻书香》栏目。(此栏目是由北发图书网携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FM101.8)共同推出的服务于广大读者听众的读书节目——《北京不眠夜--夜闻书香》。本栏目立足于倡导热点文化视点,节目观众互动性强。收听节目录音请访问中国广播网(http://media.cnr.cn/))

 

  孙未简介:

  ·成功的职业生涯经历。

  ·良好的教育文化底蕴。

  ·都市中产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

  ·学识广博和善于思考的通才型作家。

  ·心理学的隐士。

  ·个人观点的独到之处:“中产写作”高处无所求。

  【个人档案】

  孙未,女,当红专栏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曾任上海电视台编导、现场主持人和国有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获过多项全国文学奖和电视编导奖。孙未是近年来都市中产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十几岁就已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并曾出版了3本作品集。19岁即加入上海市作协,是当时最年轻的会员。但是,为了拥有更多的人生经历,写出更厚重的作品,孙未有10年时间暂别文坛,深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体会白领生活。她做过电视人,在上海电视台担任新闻节目编导、策划、撰稿及现场主持人,获得过多次国家级奖项,读过MBA,做过国有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

  10年后,有了丰富人生阅历和一定经济基础的孙未回到文坛,成为上海炙手可热的专栏作家,她的文字带有独特的时尚格调,俏皮而隽永地反映了中产阶级的生活与思考。她所书写的一切,仿佛就在都市人的身畔,却又令人惊叹她的高屋建瓴的视角与洞见。

  

 

  【荣誉】

  10岁,凭借一篇童话拿到自己的第一个文学奖

  19岁,保送至复旦大学:成为上海作协最年轻的会员,而之前已出版了3部文集

  第五届法制题材电视节目金剑奖专题片一等奖

  中华环保世纪行宣传活动好新闻二等奖

  多项国内文学奖

  精彩评论:

  《寻花》:孙未很高,人极瘦,一双眼睛看人时,目光专注火热,一看就是个爱操心,有激情,常常为工作和生活燃烧自己的人。

 

——鲁豫推荐词

  《富人秀》:中国当代第一部富人小说,这个时代关于财富的喜剧与寓言。

  《我爱德赛洛》——回到原地,是生命与爱情最圆满的结局。不过,这是一种人无法企及的自由,有些真理藏在生命最深层,人在经历的时候却往往做不到。

  《我爱德赛洛》——因为:那些爱过你的人,他们从未离开。因为:你曾怀疑过的一切,并非那么令人绝望。我们选择老去,有时,只不过想纠正过去的错误:一无所有,无助,失败,伤害,犯傻……

  《我爱德赛洛》——“分离的还会再相遇,爱会回来。不论我们曾如何绝望过,每个人终究将由原地回到原地,回到圆满。”

  《我爱德赛洛》——中产女人的爱和噩梦。读孙未的小说,最好是在晚上,一个人,就一盏灯,忘却白日的疲乏,把自己放松,宁静下来,然后翻开她的作品,便能体会到她小说的好,你会发现,那些从她心底流淌出来的一个个文字,一段段对话,都是有温度的。如果你有兴致,启唇轻声读将出来,那些温润、清淡又略带忧伤的情绪便会从体内游出,缓缓爬满全身,犹如心灵SPA一般。

  《我爱德赛洛》——《我爱德赛洛》,书名很洋气,取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盛行于老上海的“德先生”、“赛先生”、“洛先生”,算是一种久违的上海文化情结。德赛洛三个字在小说里贯穿始终,成为了邓夏生命中难以抹去的印迹。据作者在后记中说,《我爱德赛洛》是一个盘桓于她心中许久的故事,夏夏、翔子、杰克、玫瑰都是心中早就有的形象,如今只不过将他们点活,将故事还给他们而已。这与古时酿酒相似,谷物陈酿,再蒸,酒自然就出来了,时间越长,越是清醇。

  《我爱德赛洛》——尽管书中满是现实的疮,却从未真正绝望。她最终依然相信美好的一面。一口气看完。心里复杂的纠结。。。。。

 

 

访谈:《我爱德赛洛》作者孙未做客北京不眠夜(2)-北发图书网

 

  主持人:今天跟大家聊聊我为大家推荐的一本新书《我爱德赛洛》,听起来名字好像有点古怪的意思,今天坐在我们节目中的嘉宾是这本书的作者,叫做孙未。

  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孙未吧!女,当红专栏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曾任上海电视台编导、现场主持人和国有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获过多项全国文学奖和电视编导奖,号称是近年来都市中产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十几岁就已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并曾出版了3本作品集。19岁即加入上海市作协,是当时最年轻的会员。但是,为了拥有更多的人生经历,写出更厚重的作品,孙未有10年时间暂别文坛,深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体会白领生活。她做过电视人,在上海电视台担任新闻节目编导、策划、撰稿及现场主持人,获得过多次国家级奖项,读过MBA,做过国有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

  直到10年之后,有了丰富人生阅历和一定经济基础的孙未又华丽转身回到文坛,成为上海炙手可热的专栏作家,她的文字带有独特的时尚格调,俏皮而隽永地反映了中产阶级的生活与思考。她现在出版的作品有小说《寻花》、《富人秀》、《奢华秀》还有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我爱德赛洛》。另外还有随笔集《女性主义者的饭票》以及在申江服务导报开设的富人秀专栏.

  主持人:下面还是请孙未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孙未:大家好!我是孙未很高兴在周末的夜晚和你们聊天,祝你们周末愉快!

  主持人:孙未的声音很柔和,真的很适合做夜间节目。下面请孙未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爱德赛洛》这本书吧。

  孙未: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女人两面性的问题。女主人公是电视台主播,从一面看这本书他讲的是职场的故事,就是一个女人从大学毕业开始到电视台工作之后怎样一步一步的取得自己想要的位子。包括辅佐她的上司和情人在权利之中寻找机会,利用媒体的力量一步一步往上走获得自己的既得利益、获得成功这样一个故事。

  但是从这本书的另一面来看呢,它又是有一个女人怎样寻求幸福的一个过程。象这个电台主持人,她经常夜里做梦梦见自己变成另外一个自己,一个非常不像现实中的自己,而是一个内心非常纯真非常相信爱的一个女孩,一个高中生小女孩,她一直想找回高中生那种单纯幸福的感觉,那种内心的安宁,她相信那段回忆一定是埋藏在那个地方,被埋掉了,她记不得了,那梦境中的故事、回忆、人物一点一点回到她现实中来,那些十几年前的人和事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她试图要找到从前的一些东西,她也终于获得了人生的解答,她的幸福不在她现在这个非常世故圆滑的获得成功的一个过程中。而在她少年时的一个梦想。

  主持人:其实这本书我用两个晚上的时间才看完,我非常喜欢,毫不吝啬我的夸奖之词。在这本书结尾写着孙未这样一段话,写完一本书之后孙未就离开了作者就象一个孩子离开了母亲的怀抱,开始自己向前走了,他会在这世界上遇到他该遇到的人。我觉这句话非常的准确,在茫茫书海中你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书。我和这本书的相遇我要特别感谢一下孙未,因为今天我即作为一个主持人和孙未聊天,也作为一个很好的读者,来和孙未聊一聊你在这本书当中所要描述的那些情怀。

  孙未:我在这里也非常感谢刘杨,一个作者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有读者很仔细的去读他的书,即便是最畅销的书,他们被卖了多少,他们被放在书架上作为一种装饰,如果没有人来读的话,它依然是寂寞的,所以非常感谢刘杨能够这样读,感谢我们的相遇通过文字。

  主持人:当然了,今晚也有很多朋友通过声音和我们相遇了,就像茫茫人海当中的一种缘分,今天晚上的北京不眠夜,我们对话孙未,如果你看过这本书或者看过她曾经的作品话都可以参与到我们节目当中,来聊聊你想问的问题。我们短信平台的号码是106222001018今天也要特别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北发图书网给我们安排了这样一次访谈!同时今天也有五位朋友会获得孙未的这本新书来作为我们现场参与的奖品,也希望大家能加入到我们节目当中。在这期访谈里除了有我们共同感兴趣的人生话题之外,当然还有我们所钟爱的音乐。今天上节目之前我特别和孙未聊了一下想知道她喜欢听什么样的歌,其中孙未好像讲到《一江水》这首歌吧!但是很抱歉我没找到许巍的那个版本,当时我就像孙未推荐我比较喜欢的小娟翻唱的那个版本。因为王洛宾这首歌许多歌迷都很喜欢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小娟的版本你没有听过吧?

  孙未:没有,已经很谢谢了!特意为我找这首歌。

  主持人:那这首歌我就送给孙未,歌声过后我们的节目还会继续。也希望大家继续锁定都市之声,FM 101.8。

  …………………………………………

  主持人:这首歌是来自小娟给我们带来的《我俩永隔一江水》听起来挺悲伤的啊!你喜欢这个版本吗孙未?

  孙未:有一点悲伤吧。

  主持人:还是许巍那个版本更阳刚一些吧,等一会会给你送来一些比较阳刚的歌曲的。在这之前我们先看看朋友们发来的短信吧!有一位朋友还挺精准的问到了一个接下来我和孙未想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手机尾号是1525的朋友说;“在生活中一个女人如果事业很成功就会很难找到自己的幸福。”孙未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孙未:我觉得他的感受也是我们很多女性的感受吧。正向我们刚听的那首歌,我不知道有些人忙碌了一天从非常风光的场合退下来后,取下自己的首饰、卸完装、换下自己的礼服坐在镜子前会不会觉得我的生活和希望总是相违背,总是觉得自己想要的和自己获得的总是隔着什么。这位朋友所提到的问题我也花了很长时间思考过,我觉得我们这个世界是怎么了?为什么我们努力按照他的标准往前走然后获得成功、改变自己的个性、违背自己的心意最后我们获得的却让我们觉得不快乐。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的他们要的很多东西跟男人有很多不同,对女人来说他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情感生活更加重视。而男人呢!他可能更加重视成功的一种感觉。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女孩子她明明可以升职了但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轮不上她升职,她非常的愤懑。她觉得明明我的条件已将胜任,我的工作年限、我的成果可就是不能升职,后来发现并不是其它的原因而是她潜意识中并不想叫自己升职,在升职时她总会犯一些小小的错误而升不了职。其实她潜意识中反映了女性这样的一种心理,她觉得如果我不升职的话会和办公室里的同事保持着和睦的关系,她会很快乐!反过来她升职的话所有人对她都会有一种敌对的情绪,她潜意识中不愿放弃那种美好的关系导致她不能升职,所以她有很愤懑的觉得自己升职才能证明自己成功。所以让我觉得这个世界给我们的成功标准和让我们自己感觉的标准是否能画平等号?我觉得是不能的。

  主持人:这点在女人身上尤其比较明显,我曾经看到过你的一个访谈你说过这样一句话给我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大概就是女人的这种两面性,她说:“成功和幸福是需要女人两种不同的性格或特质去完成的”。仔细想想这句话你就会发现女人想要成功就像《我爱德赛洛》里的主人公邓夏一样特别成功女主播善于经营长袖善舞,非常懂得冷静的去计算生活中的各种关系。但是另外一种方面她如果想要得到幸福的话,她身体当中的夏夏就出现了,他希望那种纯真的对感情有期待的她能复活过来。

  孙未:对,我觉得成功需要这样一些的特质:正像我们现在的职场小说里写的,它需要的是头脑要理性,而幸福需要的我们用心,这个时候我们要放弃我们的头脑来使用我们的心灵。成功的话我们必须要不相信所有真诚的感情始终保持给自己清醒的保护。但是要获得幸福的话我们必须相信甚至我们要很傻的相信盲目的相信这样我们才能幸福!

  主持人:反射一下你的人生,有很多朋友发来短信问你有没有在书中写你自己的一些生活经历?有没有你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看你的经历当中也经历许多不同的状态,实际上你也曾经投身商海,在传媒界也曾经做过老总。你应该在推杯换盏当中也经历了一些社会的规则的洗礼。另外你还是一个这样感性的人,看看你笔下的文字写出了对于真情的呼唤,包括现在成了专职的作者,那么这种状态的转换你是怎样来经历的呢?

  孙未:我觉得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经理中会很努力的跑一点时间,按照别人的要求按照社会公认的标准,当他跑了一段时间他必定会停下来思考,思考我到底要什么,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太可贵了!我们不知道有没有来生往事,我们只有这么几十年,而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你能够非常敏感的考虑问题感受自己幸福的时间更加的短,因为我们会很快的衰老,比如像我今天还收到别人转发的邮件,说是某个500强公司的老板的离休感言是:“年轻人呀!你们千万不要做个三五年就换行业这对你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到了35岁以后你们会觉得你们浪费了很长时间。”但是我想问他“什么叫浪费的时间?就是说我们的人生到底是来做什么的,我们的人生是来感受幸福的,难道我们的人生就是为了能做到多高的职位到离休时能那多少离休金,那么这样的话我们跟机器上的零件有什么差别呢?”对于我来说如果我们学会了放弃我们才能获得,如果我们懂得聆听我们心灵当中的声音我们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我们才能获得幸福找回自己,而我们一生要找的并不是一个适合我们的职业而是一个自己,而是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自己。

  主持人:我们刚说到这个话题讲到女人可能大多时候是缺乏安全感的,也许你说到放弃。有些人会认同这个观点,但是也有人会质疑说我现在还没有资格说放弃,可能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可能内心不安全感的那种折磨,可能说孙未你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很好,因为你已经有总经理的头衔,你已经有很好的收入,可以让自己过的很好的生活,那是不是我没有获得这个地步的时候,就没有资格说放弃呢?

  孙未:我觉得我并没有说我把自己生活料理的很好的时候,我就放弃了。我只是说我想到时候了我应该这样做了所以我才放弃的。我觉得我们要克服的不是经济上的打算,要克服的是内心的恐惧,这种恐惧是每天早上醒来你必须自己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你没有地方去上班,没有人会告诉你应该做什么。我遇到过这样的人,企业给他一大笔钱说你可以离开可以下岗了,那笔钱已经超过了他十年的收入,但是他还是宁愿每天拿着最基本的工资去公司上班,因为他觉得每天在家无所适,从我觉得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而像您说的经济上的压力我觉得每个人放弃自己的职业都会有经济上的压力,我们不可以说有谁可以说我攒够了一生的钱就可以放弃了一切,去周游世界或写作或做音乐,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家也看到这么多年经济形势发生了多少变化。

  我还记得我在80年代有一位朋友,他从国外回来,带了20万回来,他就非常兴奋的告诉我们他以后就不用愁了。可接下来她就陷入了非常颓废的时期,她觉得我现在干什么好呢,我觉得非常的可悲她现在可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非常忙碌的为养活自己而工作。我们现在即便赞了多少钱,五百万,一千万,你也很难预料说哪一天他不能供你生活了。我觉得人还是要有一颗勇敢的心来承担经济的变动,有一个能力相信我在任何的一个行业都能养活自己,选择自己的喜欢的行业,即便说我要付出经济方面的代价,但是每个行业都有养活自己的方式,只要是你的需要在这之中而不是在这之外,不要说你有很多很多的物质生活,你还要很多很多的精神生活,那样的话就很难达到了。

  主持人:那就太贪心了,所以我们说有取舍才会有选择才能有更好的人生。

  看到手机尾号是4731的朋友发来短信说:“看过你的《寻花》说很感动美丽的云南凄凉爱情期待你的新书。”今天我们还是送书啊,请赶快发短信有这样一个好机会还可以向孙未发短信。我们也会为大家送出由北发图书网和出版公司给我们提供的5本《我爱德赛洛》这本小说。马上就到半点了,大概还有几分钟的时间,我下面要送出的这首歌也是孙未比较喜欢的一首歌,我说了是比较阳刚点的一首。这首歌来自汪峰《美丽世界的孤儿》,能不能说说你问什么喜欢这首歌呢?

  孙未:我觉得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这个美丽世界的孤儿,这个世界何其美丽,但是我们每个人注定只是神的放逐者,我们从伊甸园被放逐到这个世界上来,我面临着一种无偿必死的命运,我们要在这种悲剧命运中活出我们自己的意义来,我们要使这美丽的世界因为我们更加美丽!

  …………………………………………

 

 

访谈:《我爱德赛洛》作者孙未做客北京不眠夜(3) -北发图书网

 

  主持人:谢谢朋友们继续守候都市之声。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是当红的专栏女作家,也是《我爱德赛洛》这本小说的作者孙未,应该很巧是吧!正好这些天在北京是吧?

  孙未:我现在在北京鲁迅文学院第11期的中青年高级研讨班。

  主持人:要在北京待4个月的时间吧。(是的,从北京的春天到盛夏)有很多朋友都在发短信了,今天会由北发图书网提供的《我爱德赛洛》的书送给大家。我们来看一下有些朋友的问题,手机尾号9196的朋友说“我特别想问一下孙未,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你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激励自己呢,是不是相信风雨过后会是美好的晴天呢”

  孙未:我觉得我们作为人类除了相信以外什么都没有,所以我觉得相信是特别重要的东西,一定不能放弃自己内心所相信的任何美好的东西,就像我们走在黑暗中不管风有多大天有多冷,我们一定要护住自己内心的那盏灯,坚定勇敢的往前走。

  主持人:很美的一句话,真想和大家来共享,还有的朋友说看到了我的博客,因为我之前预告了今天晚上的节目,里面用到了你在《我爱德赛洛》这本小说当中的一句话“空泛的生命亦有永恒的丰盛”,他说“被这句话打动了,也一直在听你们的访谈,我也是一个常常做梦的人,梦里的自己远比现实的自己真实和快乐,很想去看看这本书来认真的思索一下自己生命当中的认真和幸福”,应该说这句话是在书的最后才出现的,却让人感到非常点题;还有手机尾号1525的朋友说“今天心情不太好,总有的时候觉得特别孤独,可能就是因为埋藏在内心深处的一种孤独感,到并不是因为身边真的没有朋友,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孙未:当然会有啊,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感觉,因为人生下来注定就是孤独的,我们生活在自己身体的这样一个皮囊里,按照结构来说,如果我现在在说什么,语言并不能传达多少,但是我觉得这种局限是可以打破的。每当我觉得会孤独的时候,我就拿出很多很多的爱,我用更多更多的爱给别人,这个时候我觉得不但我不会在感到孤独,而且我能让更多的人不会感到孤独,我觉得人类伟大的地方并不在于我们有语言可以传达我们的感情,最伟大的地方是因为我们的心里有很多很多的爱可以给予对方。

  主持人:也有很多朋友比较关心生活当中的孙未,我在看到孙未的介绍的时候,当初给我的一个提案说是近年来都市中产写作的代表人物,这个“中产写作”确实是让我引起了一些注意,我在想什么什么叫中产写作,然后看到你写到的一些专栏的书叫“富人秀”,“奢华秀”,以及很多的媒体当中有这样的一个大标题,说“孙未:赚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似乎你变成了现在都市富人们的这种代言人,好象你的书中描述的也都是这样一个阶层的生活,你怎么来看待这样一种定位呢?

  孙未:我觉得如果,比如说刘杨你今天看到我就会觉得跟大家想象的都不一样,我不会带首饰,不会化装,穿着很简朴的衣裳,喜欢非常舒适的衣服,然后非常简单的生活。我觉得如果这样定义的话,可能是因为我的生活环境是这样的,确实我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长大,并且生活着,并且我以前的经历,而我的很多思考是代表这个人群的,但是我觉得代表这个人群但并不一定是代表这个人群的奢华,比如说像托尔思泰,他是一个庄园主,从小生活在很忧郁的环境里,但是他是一直在思考着世界的不公平,一直以这样一种悲命和宽容的心态去思考世界的各种问题,这样的一种环境我想给我的不是让我不担忧生活,可以无忧无虑的写作,我觉得他给予我的是思考的空间,如果说是一个从小他就会为自己的生存所担忧的人,就总是会想柴米油盐啊,想我明天的饭会在哪里啊,就习惯于这种思维形式的人,他可能会有很坚韧的品质,很可爱的性格,很广博的心胸,但他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的空间和时间去想生存以外的问题,一个精神生存的问题,而不是物质生存的问题,那么我觉得如果给我这样定位的话,其实是因为我更多的考虑了精神生存的问题,我们怎么样找寻我们的生存家园。包括我写的那些《富人秀》和《奢华秀》的作品,我确实写了很多富人的生活,我是想从这样一种描写,这样一种反思当中去考虑我们现代在获得了物质生活之后怎样去寻找自己内心的安宁。包括《我爱德赛洛》这本书也是这样,就是一个女性她在自己的职场当中获得了这样的成功,她什么都有了,那她为什么不快乐,这样的问题可能是一个趋势,就是说每个人在完成了自己生活的温饱之后都开始越来越多的会考虑这样的问题,而我觉得尤其是读书的这些人,本身就是很重视精神生活的,我也很珍惜说,在这样的外界给予我的身份底下,认真的做自己的思考。

  主持人:就像你曾经在访谈当中说过的一句话,你说“如果别人关心的是吃饱了没有,你描述的就是大家喝醉了没有”,这是个挺有意思的比喻,一开始确实看到了这些文案和一些比较耸人听闻的字眼,让我还在想孙未是不是就是那样一个珠光宝器的人,或者说她笔下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些人,他们怎么样优越,怎么样骄傲的生活在这个城市,可是后来我发现看完这本书之后真的不是这样的,孙未给我的感觉也确实不是这样的,让我感觉很率性,很舒服,而且非常简单,那么这种简单是不是也能从你的旅行当中能够感受的到,因为我知道孙未还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一个背包客。

  孙未:我的所谓的背包客的头衔,实际我不怎么能徒步,我知道很多人出去旅行,背包客都是徒步的,我不太能走路,我会做当地的交通工具,或者骡子啊,马啊,但是我喜欢走到那些不知名的地方去,在那生活一段时间,我特别喜欢一种这样的方式。我记得我在喜马拉雅山底下洗衣服,然后看着云一朵一朵的从山里升起来,我去年在云南那边的山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冬天特别冷,还很潮湿,山里都是雾气,非常的美,早上起来的时候满眼白茫茫的一片,就像仙境似的,但是经常全身都是肿的,因为他又冷又潮。我会在那边雪山底下的冰水里面洗衣服,手指关节都会肿起来,但是看到他们那边的生活我非常喜欢,我喜欢他们家酿的酒,每家自己酿的酒都不一样,然后他们家里做的酸奶,和他们聊天,他们很多的想法让我觉得非常有趣,非常愉快,甚至觉得经常能够领悟到很多东西。

  比如说我讲一个故事,前两年我到一个雪山底下的一个小村子去,来接我的牵着骡子的小男孩儿,他唱歌唱的非常好,我们一路往上爬就没有骑着骡子,因为爬上去时候如果骑骡子,骡子会很累,所以我们就牵着往上爬,他一路往上走一路唱歌,在高原他这样唱歌很耗力气,但是他唱的那个声音直直的像小鸟一样一直飞到蓝天去了,他就和我说,姐姐我想到城里去唱歌,我知道那里有很大的舞台,底下坐着成千上万的人,有人和我说过我在那唱歌全世界都能听到,他可能就说的电台,像我们现在这样。他说你能不能带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说的让我好揪心,我喜欢孩子,他说好多人都说带我去,最后都没有带我,有些人会给我寄一些唱歌的磁带过来。他买了一个很旧的录音机,每天放那些磁带,学了很多外面的歌,那时候我真的很犹豫,觉得我要不要带他出去,结果我走到村里以后我碰到他的妈妈,他的妈妈就和我说,我绝对不让他走,我问他为什么呢,他说这孩子为什么要出去呢,我真是不懂,我们这每年都有外面成群结队的人到我们这转山,在我们这堆下马泥堆,他们的心愿就是来世我要投生在雪山下的这个小村庄里,为什么他现在已经在这里了却要离开这到外面去呢?当时我觉得我真是太肤浅了,他的母亲真是太智慧了,她简简单单的说出了一个道理。

  主持人:可是对这个孩子来说在他的心目当中外面的世界总还是精彩和繁华的,他没有看到的那一切,他依然还是去向往着。

  孙未:是啊,可是他到了外面的世界他未必是快乐的。

  主持人:但是我们都没有能力去帮他经历帮他去选择,我们也没有办法去判断他是否会快乐是否会满足,手机尾号8891的朋友问了一个问题,这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他说“我去年刚毕业,在一家纸媒工作,前几天和朋友聊天,一群刚毕业的孩子,有兴奋,但是有更多的无奈”所以他很想问一下孙未,你在毕业之初的时候,作为一个社会新鲜人是怎么走过来的?

  孙未:很巧的,我当初也是到一家纸媒去实习,当时上海一家大报纸,当时我很喜欢报社的工作,那时候我怀着很郑重的心态,我觉得一旦我选择了,我可能就要做一辈子,然后我在报社里面看到白发苍苍的老编辑,然后我就想我要坐在这坐到我白发苍苍吗?我的一生就这样过去了吗?当时我就突然决定,改变了主意,我就说我去电视台吧,当时也是跟小说里挺像的,当然不是小说里的那个人物,就是一个老师和我说,你知道吗,电视是需要激情和想象力的,我说那我就到电视台做吧,我到电视台实习以后就开始工作了,我当时特别得意,我说一个决定就改变一个女人的一生啊,结果我在电视台做了6年,然后一家上市公司投资我说要组织一家电视传媒公司,我就离开电视台辞职去了那家公司,现在我又做了一个可以说是专职写作的人,现在看来的话,其实我们说当初的选择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人生只是在不断的尝试当中度过,而我们人生的每一年都是新鲜人的那一年,如果我们能始终保持这样心态的话,事实上我们了解了人生的真相,就是我们人生就是一个尝试加一个尝试再加一个尝试,直到最后。

  主持人:就是当时的选择并不一定决定你的一生,实际上现在你还可以有无数个选择。

  孙未:是的,或者说人生实际上不是一场攀登,他是一场体验,就是我们以前念书的时候会有很奇怪的感觉,觉得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这样的是一种攀登,但其实就是说我觉得人生的本质并不是一场攀登,假象说我们现在到一个500强的公司去工作,我们按部就班的往前走,每一步都做到很好,我们能保证那个公司不倒闭吗?那我们的人生到底往哪攀登,每个行业随着经济的变化都是不断起伏的,那我能保证说这个行业非常好吗?或者说20年后我攀登上了,但是这个行业掉下来了,所以我觉得大家想开一点吧,人生就是一场尝试,让自己快乐一点,尽量做自己,如果说人生就是一场努力和攀登,那他的攀登就是我怎样找到我自己,找到人生的意义,在我死去的那一刻会对自己说,我这一生没有白活,我做到了。

  主持人:孙未其实一直都是在这样一个心灵阶梯的攀登过程当中,你看一下自己经历,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发现你做了很多很多的尝试,我现在就想问的是,还有什么尝试是你一直想但是还没有去尝试呢?

  孙未:我还想去航海,自己驾着船在大海里面,看着海平面当中不断出现新的景色,我还想到树林里去和驯鹿一起生活,但我最想做的还是在不久之后为那些山里的孩子他们求学做一点事情,我觉得为了那些孩子,是不是能够建立一个比较稳定的机制,让山里的教师也成为稳定的公开的这样一个职业。人生有最后一步尝试,就是死亡,我觉得我一直在等待,这是人生最大的冒险,也是人生最美丽的问号,或者说这是整个人生成长的最后一个阶梯,我们其实不是在不断的长大或衰老,其实我们一直在长大,直到有一天我们迈向我们成长的最后一个台阶,就是死亡,在那一刻我想我们也许能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

  主持人:这个问号被形容为美丽的,孙未是头一个,我想我们大家都应该给自己画上这样一个问号,并且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让这个答案更加完满。接下来的问题我给大家透露一下孙未的私生活,其实孙未是有着很幸福的家庭的,我假象一个问题,你的很多写作,可能因为是女性的缘故,有很多关于女人的一些成长的心灵的思考,我就想知道在你描绘的那么多女性当中,你自己觉得最完美最理想的女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她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或者说如果你有一个女儿的话,你希望她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

  孙未:我觉得我要有一个女儿的话,我现在还没有孩子。我想她要足够的独立,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独立太重要了,她会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去经历去完成,然后我觉得作为一个女人她一定要足够勇敢,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丑陋的东西,我希望做为一个女人我们要有足够的勇气去直面他,然后我们才有能力去改变他,作为一个女性还要有很多很多的爱,就是说我们要足够宽容,足够慈爱,我们要有足够足够的爱去给世界上所有的人,我觉得这样的女性应该是比较完美的。

  主持人:接下来这个问题可能就更私人一点了,如果让你来说的话你的爱人最吸引你的品质是什么呢?

  孙未:他真的是绝顶聪明,我一直都很崇拜他,我觉得可能我的女朋友们都会笑话我说,天那,没有见到一个女人结婚都10年了还会说我真的很崇拜我的先生,但他真的是一个神童,他什么都做的非常好,什么都做的比我好,任何方面他都聪明的不得了,甚至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干了一件让我觉得我简直要去自杀的事情。

  主持人:什么事情?

  孙未:他打开电脑开始写小说,一晚上写了一万九,然后他对着我哈哈的笑,那个时候我真的想去自杀,我觉得你不能把我唯一擅长的东西也超过了我。

  主持人:我刚才正想说呢他总不会写作吧,没想到他这么厉害。

  孙未:第二天我制止了他,我说如果你再写以后不做饭了,你爱吃什么吃什么。

  主持人:听起来都是很甜蜜的,能够分享到你们的这种幸福感。0301说“听你的声音当中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希望你的生活充满阳光”,其实孙未的生活应该是充满阳光的对吧。(嗯)当然可能大家都会有失落的时候,也会有迷失的时候,就像1525就说“听到你们刚才聊一些职场的成功女性最后为什么还是不快乐,我突然觉得这可能是一种迷失,不小心把自己迷失了,但是他们并没有发现,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快乐”,你有没有过迷失的感觉呢?

  孙未:在这里我想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说有一群马,它们站在荒凉的一大片土地上,它们不知道要到哪去,不知道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要吃什么,这时候有一匹马大叫一声往一个方向跑,然后所有的马都大叫一声跟着它往一个方向跑,然后那个马停下来,然后所有的马都停下来,这个时候另外一匹马又突然大叫一声往另外一个方向跑,然后所有的马又往另外一个方向跑。

  这个就是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里,每个人那种迷惘,空虚,不知所措,所以我说有的时候我们去追求所谓的成功,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当有有一匹马向一个方向跑,让后我们大家都往一个方向跑,其实就是一种成功吗,即使所有的马都说往那个方向跑那是成功的,那样未必是成功的。

  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些东西正在流失,比如说我们不再仰望天空,然后相信天上的神灵或者相信自己内心的道德法则,我们不再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再让自己的心指引自己往前走,我们不但觉得上帝死了而且我们甚至觉得自己也迷失了,自己也死了,我们甚至割裂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城市不断的钢筋水泥建造一种让我觉得失重的一种环境,我们早已丢失了那些本身让我们觉得安详的,让我们真正觉得有塌实幸福感的一种东西,我们丢失了那种让我们自己觉得我们自己存在着,我们活着,生活着这样一种感觉,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在所有的马都往那个方向跑的时候,我们做为其中的任何一匹马我们停下来,我们站在原地,抬头望一望星空,看一看脚下的大地,然后伸一个懒腰,打一个呵欠,坐下来想一想,恩,我到底是谁。

  主持人:也许我该去那边,那边有更肥美的水草。回到孙未那句话“成功和幸福需要女人以截然不同的人格去获得”,那咱们可以换一个角度,你判断成功的标准,是否可以换成是否幸福为标准,可能你会发现这两个方向就不会让你迷失或是被撕扯了

  孙未:当然是这样的,我觉得你说的非常睿智,你正说出了这个问题实质性的地方,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谓的成功的概念,这个概念本身就迷失了,甚至很多的女性她已经做了家庭主妇,然后她说我经营我的家庭是成功的,她这么一说的话,其实她这个家庭就变成了一种经营,她本身也会经营说说我的先生今天怎么样了,为家里做了多少事,往家里拿了多少钱,然后说我的孩子现在有几个,他们分别被我们送去学钢琴学什么的,我觉得这样一种经营本身又变成了不幸福,那种刻意的成功,所谓的一种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迷失,如果大家都能像你这样这么睿智的感觉到我们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的话,我想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会变的幸福起来。

  主持人:谢谢孙未,其实我很惭愧,也许我看到了这片方向,但是呢,我也还在努力修炼的过程当中,我希望有机会还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孙未聊天,但是很遗憾,墙上的时钟已经指向了23点58分了,孙未最近的生活非常健康,早上7点起床,晚上12点实际应该上床睡觉了。最后送给孙未一首喜欢的《送别》。希望有机会还能够来到我们的节目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