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瓶中人》创作谈

献给生活在孤独中的人

文,孙未

我的新书《瓶中人》是一部关于抑郁症的悬疑推理小说,也是一部生活在孤独中的人们渐渐看见彼此,并且一起寻找光亮的故事。

看见彼此,寻找光亮

故事发生在十二年前的上海,我出生长大的城市。在这个抑郁症、死亡与爱情接踵而至的漫长的故事中,我一比一复刻了十二年前的上海各个时尚地标的真实细节,也真实复刻了我们身边那些办公室打工人的生活日常。

我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家医药公司法务部的新人,一个性格很迷糊、严重社恐、喜爱胡思乱想而且有严重网瘾的单身女孩。这家医药公司研发出一种抑郁症的特效药。就在新药最后一期实验阶段,一名试用新药的出版公司女主编在公寓中死亡,疑似自杀。如果被确定为自杀,新药无法上市,公司将面临巨额经济损失。所以我们的主人公就被顶头上司派遣,对这个死亡事件进行调查。

她很快发现,这个死去的女人是一个透明人,真实的她与人们眼中的印象完全不同,也就是说,这个女人的通讯录上有几万个人,但是没有人真正了解她是怎样的一个人,除了我们的主人公——一个来调查她死因的陌生人。

随着同类的死亡事件再次发生,警方推测这是一个连环谋杀案。在接二连三的案件调查中,我们的主人公也意识到,她和这些死去的女人有着太多的共同之处。

闪闪发光的透明人

在写作这部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在想,有个细思极恐的真相:绝大多数的人恐怕都是透明人,尤其是在像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里,我们通讯录上的联系人多得数不胜数,然而没有一个真正愿意了解我们的人。

我们可能总是必须在人们面前扮演一个合适的社会角色和工作角色。我们是谁,离开了名片我们究竟是怎样的人?这些没人知道也没人关心。可能真的如故事中那样,要等到发生了谋杀案,而且案件还要关乎几亿人民币的预期利润,这样的话,才会有人花时间去了解另一个人被掩饰过的真实生活细节、性情嗜好与内心中曾经激烈的波澜吧。

这种透明人并不是通常意义上不被人注意到的人,或者孤独终老的人。恰恰相反,他们可能很成功,职位和收入都不低,可能有很美满的大家庭,甚至可能很有知名度和影响力。

当他们生活了几十年,自然死亡,可能会是一个行业认可的翘楚,可能会是一个儿子眼中喜欢唠叨的母亲,一个丈夫眼中不喜欢做家务的妻子,几个闺蜜眼中爱发朋友圈炫耀消费的拜金女,也可能是一个公众眼中私生活被无数次解读并上过热搜的名人,他们闪闪发光。然而,唯独没有人知道他们曾经是怎样脆弱复杂的一个人,仿佛那个真正的自己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

这种孤独的解药究竟在哪里?

抑郁症与解药

这部小说中也有许多关于抑郁症的讨论,我自己与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曾经漫长地受困其中,也曾与许多专家讨论,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它与通常的理解不同,比如,个人生活中某个重大事件的打击导致的极端情绪不能定义为抑郁症,恰恰相反,抑郁症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与一种持续的领会与了解,一种感同身受:以自身对生活的领悟感受到了众生之苦,了解到所有生命挣扎的不易,了解到从他人那里获取懂得与温暖的不易,领会到在短暂的生命过程中寻找意义的不易。

关于这个主题:抑郁症是什么,以及可能的解药会是什么?这正是我的故事《瓶中人》中三方医学界专家争论与交战的焦点,对此他们有各自的科学命题或者发明研究,他们为之互相为敌,设计攻击,甚至为之杀人犯罪。

究竟哪种解药对世界更有益?答案将留待您来判断。

瓶子是什么?

《瓶中人》这个书名有三层含义。

第一,这是一个由抑郁症新药研发与实验引发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医药行业的人,或者与医药行业有关。故事中的大部分人物,包括死者、调查案件的主角团、与案件有关的人,都或多或少嗜药成瘾,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瓶子的第一层含义是药瓶。

第二,这是一个为了生活在孤独中的人们而写下的故事,在这个发生在上海的故事中,每个人都像身处自己的瓶子里,他们只能模糊地看见对方,也只能被对方模糊地看见。他们只能听见自己说话,却听不见对方的声音。人与人之间隔着冰凉的玻璃,他们不能相互拥抱,也永远不能知道别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第三,作为悬疑推理小说,真相应该只有一个。然而我们最后得到的真相就是真相的全部了吗?故事的结尾,主人公在老房子的窗台上发现了一只旧药瓶,药瓶里有一只小飞虫正在不停的飞翔,它自己觉得天高海阔,其实身处的整个世界不过是别人窗台上的一个废弃的小小的旧药瓶。我们人类,可能也只是旧药瓶中的这只小飞虫,这个世界也许比我们想象的广阔得多。

还有番外噢

我并不经常写悬疑推理小说。可能正因如此,我觉得写这个类型的小说特别有乐趣,既能满足自己干点坏事的阴暗小私心,又不会真的伤害谁,还能享受类似于建造迷宫以及玩魔方的极大乐趣——我玩得很开心!希望大家看的时候也很开心,我就满足啦。

我思忖着,我不抽烟不喝酒,平时连蚊子都不忍心拍,把写悬疑小说发展成一种爱好不算过分吧?这种爱好虽然没有去健身房那么身心健康,有点费眼睛和费颈椎,可是至少比爱好赛车低碳环保呀。

这部小说里有连环杀人案,但是没有精神变态。我喜欢写的故事就是,每个人都和我们身边的普通同事和邻居差不多,他们的生活烦恼以及喜怒哀乐与我们相同,当他们做出极端黑暗的犯罪行为时,也是他们被现实推动着,自然而然的选择。

每次我又想写悬疑推理小说的时候,身边的作家朋友就会劝我说,哎呀呀,悬疑推理小说还是不要写的好,这种类型在文学上总会差一口气呀。为什么呢?因为悬疑推理小说么,柯南都说了,真相只有一个。真相只有一个,这本来就是反文学的嘛。而且读者读完了这么多页码,到最后不过是得到了一个结论,凶手是谁。读者也会觉得无聊的吧。

首先请您千万放心,我一定会在最后告诉您凶手是谁,而且保证结局完美诠释之前的一切过程与细节,我并不觉得这违反了文学的原则。其次,我也并不觉得悬疑推理小说就只是一个推理游戏而已呀,在这部名为《瓶中人》的悬疑推理小说中,我想要陪伴您寻找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唯一的真相,我更想要陪伴您找寻的是,那些身边和我们一样的办公室打工人,他们内心最深处的不为人知的遗憾,以及他们漫长人生中缺失的珍宝。

之前如果已经读过我这部小说的老朋友们,我为您准备了一些额外的乐趣。

在这本新书《瓶中人》中,在小说之外,我还添加了两个番外,其中不仅有主角团成员的前史和身世秘密,还有这个故事的另一种真相,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只有女主人公一个人知道的真相,或者看做是这个故事的一个平行世界。

不要谋杀方便面

现在出版社给我们的合同规定得都挺细致的,比如说,不能违反公序良俗。这就让我想起了小说中的一个细节。我们的主人公有个不良嗜好,她喜欢在超市里谋杀袋装方便面。

我在本书的后记中虽然已经特别提请大家不要模仿,但是在这里,我想再重复一遍。

请不要模仿,不要谋杀方便面!

方便面对学生党很重要。

这几年我在德国留学,方便面成为了我思乡之情的灵魂寄托,也是德国众多中国留学生从亚超购买最多的食品。一袋小小的方便面,要坐很久很久的车才能买到,品类不全,经常断货,比国内贵很多倍,而且要买到完整不碎的如同抽大奖。如果厨房里没有一袋中国的方便面,我会觉得寝食不安,难以集中精力继续博士论文的。方便面不容易,生活更不容易啊。

2023年7月29日周日下午,德国萨布吕肯,暴雨